1_02.jpg
2_01.jpg 2_02.jpg 2_03.jpg 2_04.jpg 2_05.jpg 2_06.jpg 2_07.jpg 2_08.jpg 2_09.jpg 2_10.jpg 2_11.jpg 2_12.jpg
3_01.jpg

校長歡迎詞

民國七十九年春,陪著創辦人林義守先生來觀音山區看校園規劃,當時土木大興,塵土飛揚,林創辦人以緩慢而堅定的語氣告訴週邊的同伴:「 當塵埃落定時,觀音山的文化教育史將添新頁。」是年秋天,來自全省各地的新鮮人和所有的教職員工在創辦人殷切的鼓勵下,續接日後長跑的短棒。

回首細數來時,猶如來校的路途,有高低起伏、嶇曲平直、有小塘樹叢、華廈矮舍,一旦用心度過,風光明湄即現眼端。學校從早期的近三百位同學已累積到上萬人、硬體建設也成倍數增長、教學單位擴增院及系所、改名升格大學、醫學和傳播學院如期的規劃申設。依著「務實創新」的設校精神,學校正穩健的邁向綜合型國際化大學。

南部的工業是臺灣賴以生存的命脈,近年來高科技的基地漸次南移,整個大環境提供大學有更多與社會結合的機會與挑戰:千禧年的到來、地球村的趨勢,鼓勵大學教育有更寬廣多元的思維和開創性。

在這充滿機會與希望的當頭,大學將不純為象牙塔的圖騰,也不僅是師徒授藝的職訓所,大學將是一個領導思潮與融入社會的有機體。走過從前,義守大學有紮實的根基,藉以進入更高理想、品質與觀念的未來。

一八一二年德國的格林兄弟集結了格林童話一書,百年不衰,迄今仍為各國的兒童喜愛;法國飛行員聖艾修伯理寫了一本小王子,歷經半世紀還是最暢銷的童書,他們都有相同的條件一充滿想像與人本精神。想像力讓學習活絡,創造與發明得以源源不斷;人本精神回歸教育本質,衍化出人為主體的各種教學環境。義守大學走過了數字成長期,如今羽翼漸豐,昂首闊步之餘,更將以想像和人本精神的意涵孕育成一所歷久彌新的大學。

理性與感性可以在大學裡併行不悖,理性讓學校成長茁壯,感性讓校園充滿溫馨,義守大學過去這樣走來,未來也將秉持如是的理念進入下一個世紀。

4_01.jpg 學校簡介 4_03.jpg
5_01.jpg
6_01.jpg 校長的話 6_03.jpg
7_01.jpg
8_01.jpg 最新消息 8_03.jpg
9_01.jpg
10_01.jpg 生活機能 10_03.jpg
11_01.jpg
12_01.jpg 招生事務 12_03.jpg
13_01.jpg
14_01.jpg 系所簡介 14_03.jpg
15_01.jpg
16_01.jpg 新觀念-服務教育 16_03.jpg
17_01.jpg
18_01.jpg 應屆學生升學就業狀況 18_03.jpg
19_01.jpg
20_01.jpg 我有話要說 20_03.jpg
 
22_01.jpg 22_02.jpg 22_03.jpg